“狼来了”喊多了信用就没了 分析师讽刺美日欧央行行长应该多学学周小川

市场被美日欧央行的频频表态牵着鼻子折腾,但“狼来了”戏码演多了,信用值也被折腾没了。

正如美银美林外汇策略师Athanasios Vamvakidis所说,投资者正被央行的政策反应机制搞得晕头转向,并逐步对政策的可持续性失去信心。

甚至有分析师称,美日欧央行行长应该多学学中国央行和俄罗斯央行。中国央行总是“言出必行”,俄罗斯央行也因允许卢布自由波动,以及在运用政策工具控制通胀时高效传达,而受到赞扬。

在本次FOMC会议进入“缄默期”的前夕,多位美联储相关官员接连讲话,牵动着市场的神经,但每次透露的风向不一捉摸不定,甚至自相矛盾,令市场疲于奔命。

9月9日,波士顿联储主席Eric Rosengren表示,为了防止经济过热,有合理理由收紧利率政策,加息立场立刻引发美股重挫约2.5%;但随后9月12-13日,又迎来美联储理事Lael Brainard、亚特兰大联储主席Dennis Lockhart、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Neel Kashkari的鸽派“三连击”,再次大幅降低加息预期,市场又再被牵着鼻子走。

Swissquote Bank的首席外汇交易分析师Peter Rosenstreich直指“美联储在对外传达上做的太过头了”。他指出在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逐渐开始习惯向外表达政策意图和目标,以期使货币政策更加清楚透明。“但事实上,现在美联储大量随机性的信息头目正在扰乱市场,并且愈演愈烈,是时候加以控制了。”

无独有偶,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的“信誉值”也饱受市场质疑。

日本央行总是屡屡口头表态却鲜有大动作的习惯,让市场总有“狼来了”之感。而欧洲央行此前在去年12月利率决议前夕数位官员高调表态,最后却龟缩不前令市场大失所望。央行信誉值大跌的直接体现就是日元升值压力不减,而欧元波动性增加。

事实上,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已经开始“收敛”,在9月份的按兵不动后尽量保持低调,但是市场的反应仍然是浓浓的不信任感。

Neuberger Berman外汇和固定收益投资组合经理Ugo Lancioni称,各大央行应该有效率的、在不引发市场动荡的情况下进行对外沟通,而不是言出必“慌”。

对于上述美联储信用值直降的现象,高盛的解释是,可能比较“倒霉”吧。“在我们看来,美联储一直都不太走运。我们认为联储本身是非常希望6月或7月加息,但受到“疲弱的非农数据”以及“英规退欧公投引发全球经济可能陷入萎缩”的牵绊。”

但也有分析师指出可能是经济体大小,和影响力不同的问题,类似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典和挪威等国家更容易推进政策传导,但是其货币对市场的影响有限,因为当前的利率路径更多的还是受到主流货币国家政策的影响。

全球央妈的信用度每况愈下,这出“狼来了”的戏码能坚持到何时?

保证金专户管理银行

投资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