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混改消息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分析人士预计,中国联通或将引入BAT等互联网巨头参与混改,中国版“软银移动”雏形初现。但国资很难放弃在联通的控制地位,外部资本的占比并不会太高。
10月9日晚,中国联通发布公告称,联通集团被列入混合所有制改革第一批试点事项,大股东联通集团正研究讨论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方案,目前尚未得到最终批准。
消息公布后,中国联通A股及H股股价自10月10日开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涨幅。其A股股价11日也迎来年内首个涨停,截至昨日收盘累计涨幅达19%。
BAT或入局
联通公告提及,9月28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鹤主持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相关工作。东航集团、联通集团、南方电网、哈电集团、中国核建、中国船舶等中央企业负责人就列入第一批试点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实施方案做了详细介绍。
中泰证券分析师程娇翼认为,此次混改是由发改委牵头,有望突破国资委牵头时混改仅在子公司层面的力度,民营资本有望进入主业,参与总公司层面的改革。
而受制于体制制度,中国联通在业务创新和人才激励机制等方面都不尽如人意,并没有将拥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真金白银的收入,在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技术实力也落后于大型互联网公司。
与之相反,BAT等大型互联网公司在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技术实力雄厚,对用户的行为数据又非常渴望,但却苦于缺少这些数据的有效入口。若大型互联网公司能够入股联通,参与部分经营决策,联通在业务创新和人才激励机制上都将获得非常大的灵活度和提升,推动其所拥有的资产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效益。
基于这些原因,程娇翼预计BAT这样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很有可能参与此次联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双方通过合作可形成优势互补,发挥协同作用,打破原有僵化的运营体制、激发创新人才活力,提高运营效率,最终推动联通资产价值重估。
事实上,中国联通高层2014年就曾表示,可能会在创新型业务领域,及增值业务领域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并且已有所行动。当时马云入股中国联通的传闻甚嚣尘上,但最终无疾而终。
联通混改动力
从整个电信行业来看,程娇翼称,中国移动的净利润占比长期维持在高位,独吞80%电信运营市场利润。一家独大的趋势愈演愈烈,电信运营市场的失衡不断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