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智研究】拨开英国软硬退欧迷雾,最大的黑天鹅在“不退欧”

英国退欧方案扑朔迷离,从硬退欧到软退欧各种对方案的“小道消息”和猜测满天飞,同时让市场也跟着上蹿下跳。但从双方的底线和根本利益出发,不难勾画出退欧在选择方面的边界——双方只能在既定的边界范围内进行博弈。

硬退欧一侧以土耳其模式为边界,软退欧一侧以瑞士模式为边界,两个边界之间的“模糊空间”或是最终退欧方案的归宿。在关键的移民问题上,欧盟最终或从政治层面让步,重点强调经济方面的人员自由流动,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让英国政府既遂民愿,又在表面上不触及欧盟底线。

但欧盟不会轻易将自己的底牌在一开始就轻松地亮给英国。在实际谈判过程中,欧盟必将摆出极其严厉苛刻的姿态,一方面向其他成员国释放退欧代价高昂的信号,另一方面可以打击英国国内对退欧前景的乐观预期,通过让英国提前体会退欧恶果,试图逼迫英国退出退欧流程。

扑朔迷离的退欧迷雾

自6月底英国退欧公投以来,各种小道消息和猜测漫天飞舞,政治家们反复无常的表态更是加重了英国退欧的迷雾。英国政客在短短一个月内,对退欧的态度就发生了180度大转弯:从硬退欧变成了软退欧。这给人的感觉是,英国政府自己好像都没想明白退欧的“正确姿势”。

如今,距离英国政府计划正式启动退欧程序的日期仅剩三个多月,但英国和欧盟对于后续的退欧谈判均采用“守口如瓶”的姿态,除了亮明各自的谈判底线外,剩下的各种声明和“姿态”仿佛都是谈判正式开始之前的试探。所以,目前唯一较为确定的是双方的底线:英国要“夺回”控制移民的权力;而欧盟坚持人员、商品、服务、资本“四个自由流动”不可分离,若人员无法在欧盟和英国间“自由流动”,英国也就不再是欧盟单一市场的组成部分,英国的商品和服务也别想自由进入欧盟,即被“剥夺”单一市场准入权。

于是市场和媒体就开始在双方的底线间“做文章”,一会聚焦挪威模式、一会讨论土耳其方案;一会分析硬退欧的巨大成本,一会又关注软退欧的“美好”前景。市场也被英国和欧盟间相互试探、“后发制人”谈判策略搞得晕头转向。

虽然退欧异常复杂,但正像所有的事情一样,前路的选择终归是有边界限定的——双方只能既定的边界范围之内进行博弈。如果再在边界中加入双方底线和实际利益的考量,以及欧盟已经实施的“妥协方案”,就不难描绘出英国退欧的整体图景。

退欧的边界

退欧的边界就是“左右”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极端情况就是不退欧了,保留原先作为欧盟成员国所有的权利和义务(不是完全没有可能,这种黑天鹅的情况稍后会做具体分析),另一种极端情况是什么权利和义务都不要了,两方成为相互独立的经济体,贸易按WTO规则行事。当然,这种两败俱伤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保证金专户管理银行

投资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