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盘:3098~3132点压力带,来回拉锯震荡洗盘

陈少川

周二晚上22点时刻各个即时聊天网站看到富时A50指数明显大涨的信息,显然这是各方对中美双方领袖会晤的期待,全球股汇市及商品也对这一次两国领导人的会面给予强烈的肯定与欢呼,从欧美股汇市纷纷强劲涨势证明。

唯一不同的是美元指数的大跌,相对比其它国家货币升值,人民币也大涨,相对应的是美国5及10年国债价格大涨,市场热情反应超出想像,这个现象用久旱逢甘霖来形容不为过,这个结果出现在大半夜,但对多数股民来说都会对隔日A股有所期待。

周三开盘前搜索各方资讯报导确认这次市场的反响,A股市场应该会迎来进一步的突破上涨,正好跟本栏前面谈到的状况几乎如此一辙。显然时间到了,该涨的时候就会涨,往往就是这么巧合正好有这样的信息激励市场,让市场看到上涨的契机。到底是因为时间到了而涨?还是因为正好有好消息促使上涨呢?本栏认为重点在于上涨才是硬道理,其它都不重要。

有必要进一步了解这次上涨的缘由及其后的影响,观看各网络媒体的报导基本也如此,A股上证指数周三以3072.83点收盘,上涨16.76点,涨幅0.55%,成交金额3895.16亿元。深证成指以10077.96点收盘,上涨72.40点,涨幅0.72%,成交金额6005.47亿元。沪深两市成交金额合计9900.63亿元,尚未超过万亿元金额。深市比沪市多出2110.31亿元,沪市成交金额仅及深市64.86%,各方面数据显示深市的交易频率与热度还是在沪市之上。

观察比对主要的指数表现,涨幅最大的是上证50指数,也不过只涨0.85%。本栏认为,只要没有超过1%以上都算是一般涨幅而已,要俱备有力有效的涨势与涨幅至少要达到1.382%以上才视为正式的突破上涨。沪市涨幅0.55%仍不及有效涨幅,深市涨幅0.70%略微超过但也只是一般优势上涨,远远达不到强势突破上涨的水平。

以成交价额比较,沪市周三成交价额仅仅达到80日均额量的水平,但均数量偏少,显示成交股数较偏向平均价之上,筹码换手率自然偏低。在区域量对比上并未看到明显增量事实,所以周三的增量也只能视为一般的增量优势而已,还达不到增量突破的水平优势。但上证指数越过40日均线之上,显然指数的上涨幅度更快于成交量,还无法立即判断是否会进入“量增价涨”再到“量价齐杨”的阶段,当然也不会是“以量破价”后强攻再涨。

重要关键K线对比上方横向平台压力比较,2023年8月28日收盘3098点是最重要的关口,这一天是超级利好释放的时刻,这个点位没有有效突破、越过、站稳上扬,显示多方还无法有效构成有力的涨势结构。要完成结构性涨势突破还必须涨过2023年9月4日收盘3177点,这样才足以向更早之前8月11日收盘3189点的平台压力挑战,这个点位是造成后来下跌的主因,只有越过这三个点位之后,多方才算是功到垂成。

相同的状况比较深证成指几乎完全不一样,主要是它早在10月25日已经明显增量上涨,即使周三成交金额及手数不算明显放大,也不是量价齐杨,但它确实构成量增价涨的有利结构,而且区域增量达到16天,已经俱备随时挑战上方任何一个平台压力。因为2023年9月22日收盘10178点虽有一定的压力但可以随时翻越进一步推升到8月28日收盘10233点,甚或直接向9月4日收盘10611点推进。

两个指数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2023年8月11日后的下跌,深市的跌幅更甚于沪市,所以深证成指8月11日收盘10808点距离尚远,本栏认为主要的差异在于创业板指数的影响。从10月25日后的增量上涨时集中在创业板市场上发力发量,可惜周三它反而涨幅偏小。越过40日均线后的涨势与涨幅应该要更强才对,因为整体结构已经到了水到渠成的阶段,再度发力上涨是指日可待的事,务必盯紧关注。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