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川 (
A股市场的分析重心通常会以大盘指数为主,但绝大多数股民以个股操作为准,所以针对个股的分析更重要于大盘指数分析。但大盘的走势会影响到盘面的交易情绪,也会影响到操作的效应与效率,所以还是要注意大盘的演变形成的交互影响,尤其在重要的关键的转折时刻,大盘指数的一举一动还是会牵动盘面的变动。
近期,因为“深度求索”的热度,造就市场很多个股的涨势与涨幅,确实可以从当中找到操作的重点与重心,其中有关AI选股分析经常被很多分析提及。遗憾的是,一般散户投资人搞不清楚“AI选股”与大数据模型分析的真实状况,以为只要有AI选股就表示可以轻易抓到强势上涨的个股。
显然,这是对AI选股的误解。通过大数据、大模型筛选适时上涨的个股有助于散户股民操作,这是趋势必然的演变。但所谓大数据模型的分析一样人为设定的模式,并非简单“AI选股”几个字就代表可以轻松获利。关键还是在于如何设定一套有效的分析解读模式,最终经由选股模式进行操作。所谓“AI选股”只不过是在筛选的速度与频率上快于人工筛选。
但是重点不在于“AI选股”,在于设定那种有效的模式进行甄选。即使选出符合条件设定的个股,不是通过量化模式直接电脑交易,还是需要人为交易,一样无法剔除人为的好恶与犹豫不决、举棋不定的心理情绪变动。显然,“AI选股”无法与所谓“量化交易”方式比拟,存在太大的认知差异。
对于“AI选股”的一些观点的本栏认为还有几个状况如下:
1. 大盘指数的局限性:
大盘指数的涨跌不能等同个股表现,大盘指数更多的是反映市场整体趋势和权值权重股的交互影响。个股的表现则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如公司基本面、行业趋势、市场情绪、资金流向等。大盘指数的涨跌只能作为宏观大局势的参考,不能作为等同个股操作的准绳;
2. 大盘指数的重要性:
尽管大盘指数不能完全代表个股,但在市场的重要转折阶段,大盘指数的走势确实会对个股产生较大的影响。当大盘出现大幅下跌时,多数个股也会受到拖累而下跌;当大盘出现强势上涨时,虽然不一定所有个股都会跟涨,但市场的整体氛围会变得更加积极,一些优质个股或热点题材股可能会因此获得更多的资金关注和上涨机会;
3. 板块的重要性:
板块涨跌演变在市场中的重要性与表现往往比大盘指数更能反映市场的热点和资金流向。当某一行业板块出现重大利好或政策支持时,该板块内的个股可能会集体上涨,即使大盘指数表现平平,板块上涨是因为该板块的个股上扬的关联。因此,关注板块的走势和资金流向,对于选股和操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例如周三的开局没有明显的卖压,但也没有绝对买盘资金进场,因此早盘高开后回测修整即使到上午盘也没有出现明显上涨的动作,到到午盘最后30分钟出现明显的拉抬指数手法的“价格上涨”,主要是受到港股恒生指数创新高的激励。观察恒指可以发现,上周五强势拔高大涨3.99%,周一创新高后回测,周二直接跳空低开,触及10日均线后反击拉高最后还是收黑。周三直接高开在5日均线之上后迅速拔高再涨,再度创新高后以接近高点作收。
比较恒指与上证指数的走势差异,最大的差别在于恒指站稳在5~10日均线,构成均线的“五子送财”形态后强势的以势如破竹方式直接强势拔高,几乎是“一骑绝尘”的方式勇创新高。A股上证指数虽然也已经构建“五子送财”趋势形态,但还未出现“顺序排列”所以还在进一步修复。测算时间还需要5~8天,即下周三会进入最为强劲的涨势结构,到时候上证指数一样可以“一骑绝尘”强势上扬,不排除直接越过3452~3461点后再强攻6474点。
本栏要说的是:A股已经打开上方上涨的空间,即将起飞,随时会放大量后强势攻坚挑战任何新高,务必提前布局,积极跟进,不要错过最佳建仓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