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盘论市】3388~3407~3461点,趋势目标看法不变

陈少川



股票市场的涨跌一定跟资金投入有关,资金的来源大致上可以分成“场内存量资金”与“场外增量资金”两大类。场内存量资金指在“证券账户内的资金”,不需要从银行账户转入,可以直接买入。场外增量资金指原来不在证券账户内的资金,即从银行账户转入的资金。

这两个部份的资金在操作概念上有很大差异,存量资金一般比较谨慎小心,因为一直存留在内,对股市行情相对比较清楚,正因为了解股市,或更贴近股市,对股市的一举一动感应比较直接,通常看涨时不会大举介入,在修整时会倾向观望居多,目前的盘面状况就是如此。

场外增量资金的进场,例如去年9月24日后的状况一样,因为利好消息的激发,刺激了原来已经暂时离开股票市场的投资人,重新再投入市场。从俱体投入的资金状况以去年9月30日第一个高潮为准,当时的资金连续四个交易日“再加码拉抬”,在股价上是直接“再垫高成本”买入,所以造成一股脑的上扬。

如果接续这样的买盘投入就会一步步的扩增,但在去年9月30日后正逢国庆节长假,市场分析不断散播利好消息,形成一波又一波滚雪球效应,导致场外增量资金几乎采取快速跑步进场,所以才在国庆节后的开市直接冲到最高3674点开盘,之后一路下滑至今。

这个特征告诉我们,场外增量资金的投入,几乎是疯狂的,也是盲目的,同时是不计价格的投入,操作情绪上是深怕晚了就只能高价买进,也怕买不到。正因为这样的市场情绪心理,才会造成“买在最高点”,“爱在最高峰”。

事实上,高点的出现与成交量的大幅度扩增,原因只有一个,“有人急于买进”的同时,也“有人急于就卖出”,这样形成多空大量交换才会暴发出超级大成交量。市场通常会过度简单的认定——“那一段大涨大量救市政策引诱散户进场买入”,这个说明在部份卖出筹码中确有其事,但并非绝对必然如此。

市场的解读分析往往过于一刀切,实际上没有人可以真正完整解读其中的关联性与变数,因为谁都无法知道“谁再买进”?又是“谁在卖出”?一定“有人买进”,也一定“有人卖出”,因为买卖交易就有这样的状况。

重点在于:卖出后股价再涨,卖出的人后悔再追高买进,行情就会滚动再涨。

反过来看,“持股卖出,可能是获利了结,也可能是解套,但卖出后股价下跌,所有卖出者都做对了,但买进者会被套住” ,此时就看买进者的决心与耐心,是长期持股呢?还是无法承受短线的亏损后止损出局。

通常,只有通过长时间周期的修复整理才可以确认究竟是哪一种操作行为的倾向性更明显。例如创业板市场的滚动换手率一度达到每18天总换手滚动一次,每一天超过5%以上甚至更高的“高频率高周转高换手”,最后当然会导致高风险的快速回测下跌。

对比创业板市场的股价走势,几乎都如此,说明这就是大量滚动的后遗症。但经过四个月的洗盘修复整理后,股价也没有再次破位破线破底下跌,反而在频创新低后后急速缩量,显示筹码有效锁定后造成有效的沉淀,不会轻易释放卖出,自然也就构成有效的锁控。

从大盘指数分析解读,可以清楚看到多方依据2024年9月27日收盘3087点为基准护守,始终坚定护守不变,才有后来逐步修复后再次恢复多方的操作机遇,再次的回转上扬,重新将上证指数拉高回到3336点以上,然后逐步再推升回到3388点。

关键平台压力在周K线的3400及3452点,回到日K线则是3407点到3461点,一旦这些点位一一的攻克后,3489点根本不是什么压力,3674点也会在其后被有效突破,此时上证指数就会再次的拔高上涨突破创新高,进入另一段有效的涨势。

上述的概念,很想继续写下去,但如果再写,就写太多了。每一次写一写,写多了,您看的也辛苦,也不知道有几个人喜欢我这样的分析模式?都是我自作多情,以为您喜欢,不知不觉就写了一大堆分析,还是到此为止吧!下回再分解市场资金的分布状况。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