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盘】周K线目标3452点,越过站稳再创新高

陈少川



近期三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依托上周五拉高收盘3419点进行上方空间的争夺,主要是因为上周强势突破2024年12月30日收盘3407点后构建的上涨优势,即从去年年度收官前一天压低跌破80日均线后形成较大回测下方低位的运行,最低3140点及收盘3160点,跌破2024年10月17日最低收盘3169点。

从“破位破线破底”的“三破”解读,多方已经被打得溃不成军,绝大多数分析认为会回测2024年9月28日收盘3087点。本栏依据【麦氏理论】周K线分析解读认为,这个缺口点位不会轻易回补,原因在于该周出现12.81%的涨幅,周K线是一根光头光脚的实体长红,俱备绝对优势的支撑。

同样时间对比深证成指没有回补缺口,创业板指数一样维持非常强而有力的护守,沪深300指数是触及缺口后立即反击拔高,反而是上证50指数完全回补缺口。作为权值权重最关键的指数,原来应该最俱备产业龙头代表的指数更应该要有支撑,结果它偏偏回补缺口,显然说明A股的涨跌跟大盘权值权重股没有直接关联。

进一步比较中证500及1000指数一样没有回补缺口,显然原来政策设定以权值权重为准的大盘指数护持作用反而没有撑起来,A股的涨跌更着重与非权值权重股。比较得知,中证1000指数已经跨过去年10月8日开盘点位,这个表现告诉我们,不要期待大盘股表现,应该将操作放在中小盘股上,或是俱有市场炒作概念股上更符合A股的运作习性。

可以就此认定A股市场更俱有投机性,或是市场关注的重心从来就不在大盘股,或政策扶持的概念板块上,例如“中字头”与“中特估”概念上。本栏认为,每一天的盘势演绎判断重心都必须放在“成交金额排行榜”靠前的板块上,这样解读操作更俱有市场性。

一般情况下前10个板块代表的市场的资金集中程度,例如周三,排行靠前的板块成交金额竟然没有超过前亿元,表示周三的整体资金投入的状况偏弱,但上证指数指数始终维持在平盘上方争夺,可以解释为持股者不会轻易杀跌,或不愿杀低,尽可能力撑力守平盘之上。

可惜的是最后收盘上证指数小跌3.33点,跌幅0.10%,连续两个交易日缩量低于平均水平之下,通常市场会认为“无量”。本栏认为,这样的量能不足可以认定为“筹码有效沉淀与锁定”,非常稳固的筹码集中不会轻易释放,会构成后市最有利的支撑护守,缺点是下一轮拉抬也会引发卖压,或是卖盘筹码会顺势调节出脱或伺机释放,这个状况会导致即使上涨也会涨幅不高。

如何改变这样的困境呢?其实并非没有机会,多方只要采取更大气势与强大买盘投入,瞬间将价格高高抬起,以快速上涨的方式化解犹豫不决的市场信心,同时堵住市场意图做短线价差的机会,采取强势“以量破价”后,构成“再垫高成本再加码拉抬”直接登顶,这是最有号召力的冲击,也是给市场振奋类似打鸡血的最好证明。

市场就是市场,任何时刻市场都有卖压,从来就不存在没有卖压的市场,不可能只剩下单边市场,一定是多空两边互动,互有输赢的轮换,重点在于“价格越垫越高”,资金使用“越来越大”,就会形成滚雪球式的越涨越高,越高越涨,越是上涨市场越更有信心。一旦造就了“赚钱效应”后,就会吸引更多原来观望的买盘加速跑步进场,形成越涨越高,越高越涨的态势。

对比恒生指数这一轮的涨势,A股已经落后非常多,后面必须急起直追。本栏认为更重要在于富时A50指数的蠢蠢欲动,近期四个交易日已经清楚看到它站稳横向支撑后的突围,形成五条均线同步助涨,同时【麦氏理论】设定的“三个指标”前面上扬,其中40KD指标跨入80°后进入超强涨势结构,这是最典型的逼空的开始,意谓股指期货指数会在诱空完成后进入逼空的阶段,务必注意这个技术面的特征。

上证指数与深证成指一样俱备40KD指标跨入80°以上的“超强涨势结构”,意谓可以维持在高位构建持续的上涨再上涨,一而再的涨。或是大涨小回,任何一次短线的回测,不管是盘中回测,或收盘压低都是为了隔天再度发力上涨。

简单直说,A股市场在技术指标助涨的绝对优势之下,随时会持续不断的再涨,不仅可以向周K线3451点突破,再推升向3461~3489~3522~3579~3639点推进,最终3674点也会拿下,这是趋势演绎中必然的趋势倾向,不要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