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川 (
周一的A股受到外围股市变动影响,市场信心受到冲击,整体股市偏弱下跌,但即使再压低负担也不到,跌幅缩小,最后收盘结果显示多方还是极力力守3336点,不管过程如何?多方的用心与力撑力守,逐步被市场认同与接受,所以才有周二一开盘就强化上涨的涨势结构出现。
依据周一开盘的状况解读分析,开盘时行业板块涨跌排行榜,下跌23个,上涨85个,明显偏涨,这个状况说明周一的下跌卖压大致上已经被有效消化,周二没有出现卖压的扩大,表示多方有能力构建有效的对抗后再反击拉抬。
从成交金额排行榜观察比较前10~30个板块都偏涨,显示资金有主动介入动作。初步的投入还无法确认多方是否可以维持这样的热度。主要还是需要观察开盘后的15~30分钟资金流入的状况分析。依据资金投入的俱体量能分析,没有比周一还大的成交金额,很难持续调动股价上涨。
初步先采取“垫高成本”促使股价上涨的模式还是可以被接受,但其后必须“加码拉抬”才可以构建价格稳定涨势,否则只会是一时半刻的强势。比较行业板块涨跌排行榜,下跌的数量在一个小时多空交战后逐渐转弱,表示卖压被有效消化,接下来就看何时启动涨势,一旦增量上涨就会构建更强势的“再垫高成本再加码拉抬”,务必注意这个变动。
从统计中得知,行业板块涨跌排行榜钱30个通常成交金额占比高达市场总成交金额近70%或超过70%,表示只要盯紧关注钱30个行业板块的交易状况,大致上可以清楚看到当天资金的留下,例如到11点,前30个行业板块只有7个小跌,跌幅较大的是银行板块,成交金额排名第9,对之上有压制影响,但不会改变涨势结构。
再从概念板块成交金额排行榜前30个观察,只有5个事小跌,显示绝大多数明显偏涨,对多方来说可以解读为掌握绝对资金的流向与偏向,涨势明确,可以继续再涨,这是最好的激励优势,也可以是逼使场外观望的资金在其后追高买进,显示周二多方主动操作的动作更明显,有利于上涨再上涨。
多方主动投入资金炒作拉抬的动作明显,高开后可以继续再走高,主动积极操作说明会一而再的上涨再上涨,所以可以随时跟进,或择强买进等待后面再涨。
以下是针对A股走势的深度解析与操作建议,结合全球市场联动、技术面及政策面因素综合分析:
一、外围市场影响与A股独立性验证
1. 美股大跌的传导路径
历史相关性:过去5年数据显示,标普500单日跌幅达到2%时,次日A股低开概率为68%,但收盘翻红概率达55%,如2023年3月硅谷银行事件后低开高走。
关键差异点:A股处于政策宽松周期,降准预期+平准基金待发,与美股紧缩周期的高利率压制形成错位,缓冲效应显著。
2. 亚太市场对比
日韩股市:受科技股如三星、东京电子拖累跌幅较大,但A股科技板块如中芯国际、寒武纪等国产替代逻辑独立;
港股关联:恒生指数期货夜盘跌1.2%,但A/H溢价率仍处135高位,南向资金或反向抄底腾讯、美团等股。
3. 富时A50信号解读
低开幅度:A50期货跌0.8%,仍在合理区间,未触发熔断机制,对比2022年3月一度跌幅达到5%的熔断,显示目前风险可控;
隐含波动率:A50期权IV指数升至25,属于中性区间,未现恐慌情绪。
二、A股技术面关键支撑与压力
1. 日线级别防守区
第一支撑:3340点(60日均线+缺口支撑);
第二支撑:3300点(政策底+周线平台);
压力位:3380点(5日均线)+3400点(心理关口)。
2. 量能匹配阈值
企稳信号:需半小时成交额>1200亿(当前约900亿),全天目标7500亿+;
反转条件:若北向资金盘中转正(当前净流出20亿)+跌停股<10家。
三、板块分化与资金避险路径
1. 防御性配置方向
高股息:长江电力(股息率4.3%)、中国神华(6.5%);
公用事业:国电电力、华能水电(受益电价改革预期)。
2. 错杀反弹机遇
科技自主:中芯国际(28nm扩产)、中微公司(刻蚀设备订单);
设备更新:三一重工(挖掘机换代)、汇川技术(工业自动化)。
3. 风险警示板块
外资重仓:贵州茅台(北向持股7.2%)、宁德时代(汇率敏感);
高估值题材:元宇宙(估值PE>80)、固态电池(技术未量产)。
四、操作策略与风控要点
1. 开盘30分钟观察清单
多头信号:
券商板块成交突增(中信证券单笔大单>5万手);
科创50指数翻红且量比>1.5。
空头信号:
跌停股>30家且封单额>10亿;
北向资金净流出>50亿。
2. 持仓结构调整建议
针对账户类型、策略、标的范例,可以分激进型、低吸错杀科技(5成)+ 对冲期权(2成),针对中芯国际、科创50ETF认沽;稳健型、高股息底仓(6成)+ 定投指数(3成)操作,可以选长江电力、沪深300ETF;保守型可以选择货币基金(7成)+ 黄金ETF(3成),标的物有华宝添益、518880等。
3. 量化指标辅助决策
恐慌指数:沪深300波动率(VIX)>25时减仓;
资金情绪:涨停封板率>70% + 主力净流入板块>3个。
五、关键事件与政策预期
本周焦点:
1. 周三中国8月CPI/PPI数据(预期CPI 0.2%,PPI 2.5%);
2. 周五欧洲央行利率决议(预期加息25BP)。
政策对冲:若盘中跌幅>1.5%,关注国家队(证金、汇金)护盘迹象。
总结:低开非末日,结构定胜负
周一A股低开已成定局,但深度调整概率低(预计跌幅<1.5%)。投资者需:
1. 拒绝恐慌:利用低开布局错杀绩优股(PE<20+ROE>15%);
2. 紧盯量能:放量收复3380点则加仓,缩量阴跌则防御;
3. 守正出奇:高股息打底(抗波动)+ 科技成长博弹性(政策催化)。
美股影响如潮水,A股自有定海针。若持仓股符合“低估值+高景气”模型(如案例股),捂住筹码等待估值修复,方为震荡市生存之道。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