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川 (
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正如节前谈到的状况,A股正式强势反击上涨。
本栏一再强调“急速缩量降低到极低位量后形成的第三次凹洞量形态,随时会出现瞬间一根巨量长红直接突破前面的高位”,周一算不算这样的特征呢?
本栏认为:它确实是这个特征的运行,但还没有达到立即发动拔高的时刻。
原因是:从2025年4月7日重挫下跌7.34%的跌幅还没有完全回补缺口。
缺口的产生是因为有利空事件造成,没有回补缺口意谓利空影响尚未过去。
判断利空影响是否远离?简单的判断是走出下跌阴霾,所以当缺口没有回补的时候,以为利空影响还没有翻篇。
要怎样变动才会正式翻篇呢?首先是事件的影响完全改变,有可能回到4月2日之前的状况吗?
从时间发生后回头检视,即使回到时间之前的点位,未必代表事件影响已过去,它可以是已经适应,不会在意,或是有其它更重要的弥补改变。
从政策信息分析解读,显然还没有走出当时重挫下跌的影响,但从技术面分析,有几个条件推演,分析如下:
1、上证指数当天重挫下跌达到7.34%,达到【麦氏理论】“攻防K线”设定的7%水平以上,视为重大影响程度,不会因为一日之计的回补就立即扭转改变,即一根巨量长黑直贯而下的K线,通常会有3~5~8天的影响,甚或长达11~13天影响,必须先走过这些天数后才可以进一步判断。到周一运行19天,已经进入克服改变20~22天周期平衡的关键时刻。过了周一,进入最重要的平衡调整改变,所以周三才是关键变动的开始,到周五才可以走出这一根重挫下跌的影响;
2、对比均线关系,越过20日均线属于自然的“越过”但未必会站稳,通常需要5~8天确认。到周一为止已经确认站稳后到准备“扭转”阶段。一旦扭转就会反过来进入助涨阶段,这个时候的涨势会更为明确。但上方来自于80及40日均线3303~3320点构建压制,除非强势拉高回补3342点,或更高到3355点或以上,否则这两条中长周期的均线压力还存在,仍有待进一步突破改变;
3、本栏设定的三个指标已经全面助涨,属于最有效的指标涨势已经启动,所以不必担心会有再度压低下跌的演变;
4、最关键在于成交量的增减,到周一的成交量尚未明细扩增,必须大于2025年4月7日下杀重挫时的成交量,或更大超过2023年12月16日之前的增量,这样就会完全有效扭转改变。
有两种操作模式:
一是等待明确才进场;二是采取事前推导论述分析判断确认抢先一步进场。
到底哪一种模式会更好?其实不是重点,关键在个别股的操作选择。
这个阶段一定要抢进最先发动上涨的个股,即强者恒强的道理。
只要是强势股,可以采取“买强不买弱,买涨不买跌”跟进。
或是“见涨则追、见强则买”,这样就可以跟上最强势个股的涨势,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