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川 (
本栏认为影响近期A股走势的状况有四种可能,分析如下:
一、关税谈判成果对A股市场的潜在影响
政策利好传导:中美关税谈判取得重大成果后,香港恒生指数与富时A50指数大幅拉升,表明国际资本对中美经贸关系缓和持积极态度。若关税调整涉及降低出口企业成本(如家电、纺织服装等),相关板块可能因利润空间扩大而受益,进而带动A股市场情绪。
市场联动效应:欧美股市的上涨与A股市场存在一定关联性。若国际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外资可能通过北向资金流入A股,尤其是消费电子、新能源等外资重仓板块;
二、技术分析视角下的A股市场走势
时间周期与凹洞量理论:凹洞量定义:凹洞量是指股价在大幅震荡整理中,成交量经过较长时间洗盘后形成的“凹洞”现象,通常伴随成交量的大幅萎缩与股价的先抑后扬。
当前市场特征:2025年4月7日放量重挫后,市场连续四天增量,随后进入缩量阶段,形成第三次凹洞量。根据凹洞量理论,若缩量后成交量再度放大,可能预示中期波段行情的启动。
技术指标信号:成交量分析:第三次凹洞量的形成表明市场浮筹减少,筹码趋于稳定。若后续成交量有效放大,可能推动股价突破关键阻力位。
均线系统:若短期均线(如5日均线)向上穿越长期均线(如20日均线),可能形成买入信号,进一步确认上涨趋势;
三、市场情绪与资金流向的影响
北向资金动向:关税谈判成果可能提升外资对A股的配置意愿。若北向资金持续流入,尤其是加仓沪深300成分股(如贵州茅台、招商银行等),可能对指数形成支撑。
游资活跃度:出口链(如家电、跨境电商)、半导体等板块若因关税调整受益,可能吸引游资关注,连板股数量增加,进一步推升市场热度;
四、风险提示与不确定性
关税谈判细节:尽管中美达成协议,但美国仍保留对10%商品的关税,且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豁免条款未明确,可能影响相关板块的表现。
地缘政治风险:台海、南海局势若升级,可能抵消经贸缓和的正面效应,增加市场波动性。
技术分析局限性:凹洞量理论基于历史数据,但市场环境可能发生变化。若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或突发事件冲击市场,历史模式可能失效。
针对成交量的演绎解读,配合价格的涨跌,通常我们会说“量增价涨”,但周三偏偏是“量缩价涨”。可以仅仅涨“价”不增量吗?
所有商品几乎都是“加量不加价”,今天的股票市场是“加价不加量”,这个说没什么?
其实午盘上证指数强势拔高大涨,即使一口气将指数拉高到3419点,本栏也认为常态状况,一点都不会惊讶!因为这一切都在【麦氏理论】的“均数量线及均线”+“三个指标”中明说了。
今天之前,本栏分析的模式与条件状况,种种说明,您可以不接受,但看到周三的上涨,您不信都不行呀!
证明本栏的分析一切在理,为何您不愿意接受?
应该这么说,本栏的分析不是要您接受,您接不接受,同不同意,本栏的分析模式与论证方式不会改变。
盘势的涨跌,并非您认同接受就会上涨,事实上,很多时候,越多散户股民不愿意接受上涨,偏偏会张给您看,您说对吗?
今天强势拔高后,本栏相信,一定会有很多股民朋友认同本栏的分析,但光认同有什么意思呀!您没有赚到钱,即使给我一万个认同,一样高兴不起来。
请看看富时A50指数的涨势,本栏一再强调会一口气强势突破13739点,到本栏写稿13点47分,该指数涨到13833点,涨幅超过2%。
亲!股指期货指数呀!这个涨幅,如果放大50倍操作,等于已经获利100%。
您看到了吗?显然,对趋势的把握,对时间周期的运行演变,本栏都提前说了。
正因为没几个人愿意接受与认可我的分析,它正符合股市的特性——“只有少数人是正确的”,“绝大多数人都会看错”。
您是看对了,还是看错了呢?
接下来会如何?本栏上周跟学员谈到中美在瑞士日内瓦会谈,最后结果会倾向回到4月2日之前的关税设定。但要挽回美国的颜面,所以必须稍微加一点点,以免美国的“对等关税”策略全盘失败。
今天,一切已经明朗,本栏也不用多说了。
本栏的分析模式与操作效率好不好?不必多说,邀请您来检测验证。
您的口碑才是【麦氏理论】最好的证明,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