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盘论市】上证指数继续向3674点推进

陈少川

“筹码成本与量能” 的核心逻辑——交易的 “锚点” 是什么?

【麦氏理论】强调 “量与量的关系最终是筹码与成本差异”,这一观点直击交易的本质 ——所有价格波动的背后,都是不同成本持有者的决策博弈。

当某一区域换手率极高,如利德曼(300289)5 个交易日 119% 换手率,意味着该区域筹码完成了充分换手,平均成本9.10 元就成了市场的 “共识锚点”。

低于这个成本,前期介入者盈利,抛压可能释放;

高于这个成本,介入者亏损,护盘动力或抗单心理会增强。

举例 8 月 6 日收盘 8.14 元低于平均成本 9.13 元,亏损幅度达 10.84%,此时 “护盘” 本质是亏损者不愿割肉的心理体现,“亏了就不卖” 是散户和部分机构的常见心态。

后续强势拔高后,盈利者则倾向于落袋为安,“赚了就想跑”,因此 “不追高” 的逻辑成立。采取这个模式,对比周一的走势,您当然不会也不可能追高买进,关键重心在于“这个价格区域您的买入不俱有优势”,介入者只要反向杀跌您的买单立马,风险高于利润,不操作是最好的选择。

这种分析将 “量能” 从单纯的数字转化为 “筹码换手的证据”,再关联到 “成本~心理~行为” 的链条,比单纯看 K 线或成交量更贴近市场真实博弈,您说是不是呀!

本栏认为:有效的分析模式与操作才是战胜市场的关键,重点是——善用有效的工具。

什么是有效工具?本栏设定的“均数量线及均线”的趋势推导论述分析判断,然后测算区域间的筹码与成本,所谓“知己知彼”。

如果您连区间筹码变动转换与区域成本的概念都不知道,就贸然参与股票的操作,怎么可能会有胜算呢?

股票市场的分析从来就没有所谓最好的分析,本栏认为:只有解读市场炒作者的筹码锁控比率与成本高低,才是最终决胜关键。

必须说明的是:除了介入者自己知道他的筹码锁定状况与成本之外,局外人是不可能知道的,如何才可以分析介入者成本呢?事实上通过归纳统计也只能找到可以信赖信任的数据模型,最终还是要回到如何把握的问题上。即分析得再好如果没有一套好的机制模式操作,最终结果还是无法完整发挥操作效益,这才是所有操作的关键。

市场总会说“化繁为简”,如何做到呢?这是非常细致细微的小问题,确实大大关键问题所在。

本栏认为:技术分析实际上就是返璞归真,回归市场供需的本质,只要依据这个模式与模型进行长期长效的应用与把握,最终结果就会出现一定的结果与结构,这就是科学数据的分析。

市场分析能做到这一点的实在太有限,本栏建立的模式可算是接近了这个结构与高度,但最终是“师傅引进门”,操作还是要靠个人。很多时候操作的优胜劣败都在操作者的心理心态与操作情绪而已,如何控制好自己的心理情绪才是重中之重。

就如本栏上周提到的超捷股份(301005),均数量线及均线的趋势明细上扬,股价站稳在10日未来均线上持续推升,但多数的股民都不敢跟进,尤其是看到碎步上扬时更不敢大胆跟进。当看到价格在50元,更是打退堂鼓,一股就要5万元,担心价格太高。

结果呢?周一涨停了。不仅是这个股,像汇金股份(300368)一样如此,霍如天源迪科(300047)、惠云钛业(300891)即东方国信(300166)。估计多数股民也只能眼睁睁看它们上涨,不敢大胆跟进操作,这都是操作心理作祟的关系,不管技术分析操作问题。

如何克服?需要锻炼与磨练,必须花很长时间训练,要一步步来,急不得。但绝大多数股民都没有耐性,总是希望今天买进立即涨停。股民都是这样想,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呀!您说是吗?

摆正好自己的心态,一步一脚印学习,要多用点心才可以改变。不求快,不能急,要依照最初始的设定模型操作,您一定可以大有斩获,大大获利。

举例春晖智控(300943)为例,时间是10点53分,早盘它偏弱,这个时候启动上涨,早盘是洗盘完成后开始拉抬吗?对比四根K线前面的走势与成交量,您看到什么?这是不是绝对的“再垫高成本再加码拉抬”?如果您同意,接下来该如何跟进?追高吗?还是继续观望?

很多时候,操作本身也是“义无反顾”,如果顾虑太多,您的心理负担太重,根本不可能做好。

也许只有“傻傻的跟进”,“不要想得太多”,“大不了就赔钱”………….,有可能是最好的操作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