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盘论市】稳定牛进入疯狂牛,绝对多头涨势行情

陈少川




本栏的分析强调了市场情绪和短期走势对股市的影响,并提供了一种基于市场行为的交易策略。以下是进一步解读和分析:

市场情绪与反转风险

谨小慎微的市场情绪:当市场参与者普遍持谨慎态度时,通常不会导致市场的立即反转。这种情绪可能源于对市场不确定性的担忧或对潜在风险的警觉。

周二的市场状况:您观察到周二市场表现出谨慎,因此认为不会立即出现强势的压低回测或加速抛售的动作,这为继续看涨提供了依据。

短期走势分析

30分钟走势:您提到第一个30分钟走势显示出短线调整的迹象,而后30分钟则是压低后的修复,这表明市场在短期内经历了一定的波动。

上午盘的关键变数:您认为上午11点后的走势是关键,如果11点后市场没有出现压低下跌,而是维持稳定收高,那么下午盘可能会进一步上涨。

下午盘的潜在走势

11点后压低翻黑:如果11点后市场出现压低翻黑的情况,可能会在下午13点30分到2点之间进一步压低修复。

沪市上证指数的稳定性:即使出现修整,只要上证指数仍站稳在5日均线之上,就说明市场不会出现立即杀跌的危险。

板块和个股表现

个别板块及个股的机会:即使整体市场出现波动,个别板块和个股仍可能表现出色,为投资者提供交易机会。

本栏的分析提供了一种基于市场情绪和短期走势的交易策略,强调了在市场谨慎情绪下,短期内可能不会出现立即的反转风险。同时,也指出了需要关注的关键时间点和市场支撑位,以及个别板块和个股可能的表现机会。

这种分析方法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市场动态,并据此制定交易策略。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股市投资存在不确定性,投资者应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来操作,并密切关注市场变化。

市场的操作心理与心态情绪通常会有三种状况:

一、涨起来后因为量增价涨,股价越涨越高,赚到钱以后,会越来越有信心,对市场的观感也会越来越好,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横竖都是涨,因此会越长越看好,越长越好的看法就出现;

二、因为一涨过去所有下跌的阴霾阴影都过去,所谓好了伤疤忘了疼,自然也会忘记了风险,不排除过度乐观的心理心态,导致操作上松懈了,一而再的期待涨还要更涨,高还要更高的判断后,此时市场也会在瞬间转好的优势下,稍有不注意又眼睁睁看着上涨,难免会心浮气躁想抢进,这个时候就会有冲动的想法呈现。

三、因为上涨,打开网络信息,几乎都是一片看涨呼声,各种利好信息也会在同个时间一起齐刷刷的涌现,各路大神也开始鼓吹涨势的操作,甚或罗列出那些股涨了多少?那个市场炒作者如何拉抬股价?市场信息满天飞,似乎看到的都会涨,不涨还对不起自己一样。

这一刻,未必会有立即的危险,但会因为上涨失去了最冷静的判断,会因为涨,深怕慢点买不到低价,也会认为再不买就来不及。事实上本栏早已经提前在两个多月前说明,尤其是回头看看2025年6月19日当时的状况,不仅市场看跌,还连带怀疑本栏的分析,认为“大家都看跌,为何我看涨”?

事后回头检测论证,您看到什么?操作者的心理心态与操作情绪完全不一样了,从原来似乎还在悲观的心理心态,现在呢?乐观了没有?事实上这就是股市,每一次的行情涨涨跌跌都存在同样的市场心理,这就是技术分析领域中第三种假设——“历史的重复”。不是行情走势上的复刻重复,是操作心理心态情绪的重复,您说是不是呀!

股票市场最难以解读的多头涨势是“持续性上涨”、“盘中洗完盘后再涨”。

原来压低下跌时以为会转入,转眼间又拉起来,然后再次拔高再涨。

简单的说,涨势,不以我们看到的气势为准,也不是我们自己看到的为准。

您认为的跌,其实一点都不会跌,在大资金面前,任何盘中的回跌,都会轻易被消化后再次拔高上涨。

周三的行情就是这样,我可以事先看到这个可能的状况演变,但无法完整的掌握到这样的变动因素或过程,只能采取“亦步亦趋”解读,只能掌握主趋势不变,只能依循5~10日均线的趋势原来解读。

只要大资金愿意买进,任何的低点都不是低,任何的高点都不是高。

这是典型的资金优胜劣汰的状况,指标板块强势股会持续的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涨。

只有涨到想不到才是真的上涨。

午盘的行情可以视为“一发不可收拾”

多方卯足劲强势拔高,不顾一切的上扬,目的就是逼空。

对一般指数、板块及个股而言还看不清楚,放在股指期货指数观察判断就会很清楚,其中最重要的是——富时A50指数的演绎变动。

多头涨势才开始,总是在绝大多数股民没有想到的情况下,大资金又再度“加码拉抬”、“垫高成本”。一而再的买入,形成“再垫高成本再加码拉抬”,让观望或迟疑的资金不敢买,只有一直看的份,最后逼得散户投资人在拉到最高区域确认上涨时才开始准备买进,已经大失先机。

这就是典型的“后知后觉”,通常都如此,但还有更多“不知不觉”的,最后以为“大多头行情来了”,蜂拥进场,反而会“爱在最高点”。2024年10月8日那一段行情不正是如此吗?如今已经轻轻松松越过当时的高点,未来只有更高点,不知道高点在哪里?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