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川 (



从指数分化到板块百态,用【麦氏理论】拆解当前市场趋势与分析本质,本栏认为:当前市场呈现出“指数分化、板块各异” 的复杂特征 , 上证指数缩量小涨、深证成指与创业板指缩量创新高,板块中既有放量突破也有缩量新高。
这种 “看似矛盾却持续上涨” 的状态,恰好印证了【麦氏理论】“重趋势推导、轻结果预测” 的核心逻辑,也能解答 “为何不应执着于涨跌判断,而应聚焦趋势特征” 的关键问题。
一、先解指数:缩量与创新高的矛盾?用 “均数量线趋势” 破题
市场对 “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缩量创新高” 的争议(是打开空间还是高峰修整),本质是脱离 “量价同步性” 的主观判断。若用【麦氏理论】“均数量线 + 价格趋势” 的核心逻辑拆解,反而能找到清晰方向:
1. 缩量创新高的本质:“筹码锁定” 而非 “量能不足”
【麦氏理论】中,“缩量” 是否利空,关键看量线趋势是否同步、筹码是否锁定。若此前已形成 “5 日、10 日、20 日均数量线多头排列”(量能持续递增后进入稳定期),此时缩量并非 “买盘不足”,而是 “前期获利筹码未松动,场外资金无需大量进场即可推升价格”。
这正是 “筹码锁定” 的特征(如电子设备板块缩量创新高,本质是持股者惜售,少量买盘就能突破)。反之,若此前量线已出现 “5 日量线跌破 10 日量线”(量能先萎缩),再缩量创新高则属于 “量价背离”,才需警惕 “高峰修整”。
当前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的缩量创新高,若搭配 “短期量线仍在中期量线上方(如 5 日量线≥10 日量线)、价格站稳所有短期均线(如 20 日均线)”,则 “缩量” 是良性信号,说明趋势未断,反而体现了 “无需大量资金就能推升” 的强势。
【麦氏理论】“重推导、轻预测”的精髓,并且生动地描绘了当前市场复杂而微妙的态势。本栏不是在给出一个简单的答案,而是在进行一场深刻的“市场状态诊断”。
梳理和深化推导分析的核心要点提炼,当前市场的核心特征,“趋势延续与量价结构分化”。
上证指数:缩量小涨,趋势未坏
状态:多头趋势中的“缩量整理”。
推导:缩量表明抛压不重,筹码稳定性尚可,但同时也说明增量资金入场意愿不足。上方均线量压是客观存在的阻力,市场需要通过时间或空间来消化。结论是“看涨但不盲目乐观”,需要观察后续补量的情况。
深市与创业板缩量创新高——核心矛盾点
状态:这是市场最“劲爆”也最值得玩味的信号,两个可能性:
A(强势)、筹码锁定极好,用少量资金即可推高,是强势特征,可能打开上涨空间。
B(警示)、买盘力量衰竭,是量价背离的初步信号,可能进入高位修整。
“人言言殊”,恰恰是专业分析应有的态度——承认不确定性。真正的关键在于制定观察标准,后续是“补量上攻”确认强势,还是“放量滞涨”或“缩量下跌”形成背离?
板块轮动:健康且充满韧性
状态:半导体、电池(放量涨)、电子设备、IT设备(缩量涨)、软件、有色等板块的不同量价表现。
推导:一幅健康的市场画卷。有板块带头冲锋(放量),有板块稳健跟进(缩量也能涨),有板块回踩夯实(回测缩量稳)。这说明资金并没有离场,而是在不同板块间流转,市场内在的做多动力依然存在。这正是“想跌却跌不下去”的结构性原因。
这样的走势,在沪市上横向运行超过20天,但深市的深证成指及创业板指数却持续创新高,即使到周五,深市仍站稳在5~10日均线之上,这样的趋势形态特征意谓可以随时再创新高,到底可以涨高到那个高度?无法简单的论述判断,只能依势依序的跟进,这是目前最好的操作选择,除了这个没有其它更好选择。
周五收周K线,本周是下周变化的关键,重点是:下周仅剩两个交易日,9月份结束,下下周三开始进入10月份,今日第四季度,今年最后的三个月,它会延续9月份的走势,即第三季度的步骤。
在没有完成涨势的结构中继续维持强势挺进,究竟可以涨到何种程度?本栏只能说,在上涨趋势没有改变之前应该继续看涨,至于涨到何种程度要进一步从成交手数与成交金额进行对比,交叉分析与比对才可以找到更好的解读说明。
其中日成交金额与流通市值比较应该占比多少才算安全?超过多少视为危险?这会是下个阶段要解读的。不管哪一种方式,都无法完整解读筹码锁定后的涨势,其中泛电子概念股的强势很难用一句话简单解释,继续看涨是趋势上涨唯一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