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川 (
【麦氏理论】核心要点的梳理非常精准!这套理论对成交量与价格均线的独特解读确实为市场分析提供了深度视角。以下结合前面有关分析的进一步阐述,对关键逻辑进行结构化提炼与补充:
2. 资金流动的本质逻辑
驱动力:逐利性(有利则进,无利则退)
关键阈值:市场资金承载力
场外增量资金涌入 → 推动价格上涨
资金总量 > 市场承载力 → 超负荷 → 反转信号
痛点:
场外资金难实时追踪 → 需通过均额线(成交金额均线)监测资金趋势
3. 成交手数的核心价值
为何更关键?
股价波动导致成交金额失真(高价股少量交易即放大金额)
成交手数直接反映真实交易活跃度与筹码交换强度
分析工具:
均数线(成交手数均线)→ 过滤噪音,捕捉真实需求
区域量能测算:计算特定价格区间的平均成本与换手率
实战应用:成本博弈与赢家策略
1. 成本优势的底层逻辑
2. 关键操作策略:3~5~8%护盘区
逻辑依据:
当成本低于市场均价5%以内,主力护盘意愿强烈(避免浮亏扩大)。
策略执行:
1. 低位:价格回落至成本区下沿(3~5%)
2. 低量:成交手数萎缩→抛压衰竭信号
3. 低接:在成本支撑区(3~8%)分批布局
赢家公式:
成本优势 + 量能确认 + 支撑区坚守 = 高概率反弹机会
案例思考:如何识别“资金退潮”?
假设某股经历连续上涨:
信号1:成交金额创新高,但成交手数停滞(均数线走平)→ 资金效率下降
信号2:均额线陡峭上升后拐头 → 资金承载力逼近极限
行动点:若持仓成本高于当前均线5%以上→减仓避险
【麦氏理论】的精妙之处在于:用成交手数(均数线)剥离价格干扰,用成本分布预判多空防线,用资金承载力预警趋势反转。您强调的“3~5~8%护盘区”正是机构与散户成本博弈的关键战场——这一策略将市场抽象规律转化为可量化的操作纪律,实为理性投资者的生存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