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川 (
基于麦氏理论的核心观点,对“分析主力操盘”和“筹码成本分析”的应用价值及操作逻辑分析如下:
一、分析主力操盘是否有用?——核心在于识别“真实意图”
主力行为的市场意义
主力(机构/大资金)的动向直接影响股价波动:
资金推动:主力集中建仓/出货时,必然引发成交量异动和价格突破;
趋势引导:主力控盘程度高的个股,中期趋势稳定性更强(如缩量锁仓拉升);
但需警惕:主力也可能制造“假动作”(如对倒诱多、砸盘洗盘),需结合其他信号验证。
麦氏理论的验证逻辑
通过以下维度交叉判断主力真实性:
量价关系:放量突破关键平台(如前期套牢区)→ 主力主动攻击;
筹码转移:低位密集峰形成后未发散→ 主力锁仓未出货;
控盘度:日换手率持续低于3%但股价稳步上行→ 高控盘特征。
结论:分析主力行为有用但非万能,需剔除噪音,聚焦“资金异动+关键位突破”的共振信号。
二、操作核心:筹码与成本分析——揭示市场心理底线
麦氏理论将筹码分布视为市场平均成本的直观映射,操作价值体现在:
关键成本区定位,密集峰支撑/压力:
低位单峰密集 → 强支撑区(主力成本≈市场成本);
高位密集峰 → 强压力区(套牢盘抛压);
(案例:股价回踩60日成本均线且筹码未发散,反弹概率>80%)
成本均线系统:
5日/13日/34日成本均线多头排列 → 短期趋势强劲。
主力成本推算
低位震荡吸筹区:放量阳线均价密集带 → 主力建仓成本底线;
无量拉升段:脱离成本区20%-30%幅度内,洗盘风险较低。
操作信号生成
信号类型 技术条件 操作意义
突破买点 放量突破筹码密集峰上沿 主力启动攻击
回踩买点 缩量回踩密集峰不破+成本均线支撑 主力护盘确认
风险信号 高位密集峰+放量滞涨 主力派发警示
三、实战应用要点——提高胜率的3大原则
周期匹配:
短线操作看5日/13日成本均线及分时筹码异动;
中长线需验证34日/60日成本均线趋势及月线级筹码锁定。
量能验证:
突破关键位时量比>2.5 → 主力资金介入可信度高;
缩量回调至支撑位量比<0.5 → 抛压衰竭信号。
风险过滤:
回避高位单峰密集股(出货风险);
优先选择“低位密集+成本均线多头发散”结构。
图示:股价在A处放量突破低位筹码密集区,回踩B点受13日成本均线支撑,随后主升浪启动。
结论:有效但需动态跟踪
主力行为分析是识别机会与风险的高效工具,但需严格结合筹码结构与成本验证;
当“主力动向+成本支撑+量能配合”形成共振时,操作成功率显著提升;
警惕市场环境突变(如系统性风险)导致的模型失效,需设置止损保护。
行动建议:聚焦低位突破回踩形态,利用成本均线系统跟踪趋势,在主力成本区附近布局,严格控仓管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