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盘论市】上涨总在意料之外,平衡改变由空翻多

陈少川




在缩量持续30天后,市场可能迎来一次重要的转折。

根据【麦氏理论】,在缩量整理达到一定时间周期后,市场往往会进入增量上涨阶段。

对于个股而言,在经历持续压缩后,多方力量可能已沉淀到极低位量,并完成“低位底部凹洞量”的确认。接下来,个股可能会持续放大量并拔高。这是量潮自然演变的形态特征,投资者可以据此提前掌握量潮的演变。

然而,大盘的变数主要集中在深市。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数目前偏弱,而沪市则明确偏涨。那么,是沪市上涨带动深市上涨,还是沪市被深市拖累而下跌呢?我们认为,沪市上涨可能会激发深市跟随上涨。

尽管周二看不到明显资金进场,但市场已经横向修整了30天,此时已不需要资金明确表态。最重要的是,市场跌不下去就应该拉高上涨。这是趋势自然演绎的变数,具体如何涨则难以预测。

本栏认为,针对个股的操作演绎可能更为重要。投资者只需认定市场会变即可,其它细节并不重要。因为没有人能确切知道市场何时变、如何变、要怎么变。根据【麦氏理论】,当时间周期到了,市场说变就变,投资者应做好准备。

从2024年9月24日启动上涨到周二已经运行160天,这个天数在【麦氏理论】的长周期结构里头是非常重要且关键的时间变数,即到了这一天之后,所有一切原来不利的修整变化将告一段落,接下来对多方只有更好,没有不好,这是时间周期结构带来的变数。

一般市场分析习惯于使用5~10~20日三个短周期时间变数,这个特征是因为软件提供的均线结构。在2012年之前,多数的软件均线使用的习惯参数都是来自于台湾钱鼠软件的影响,从台湾到大陆,

从钱鼠变成钱龙。因为它是第一套股票软件,所以几乎所有的软件都以它为蓝本,几乎每一个软件位置的设置都以它为借鉴,所以当时它采用的是5~10~20~30天的周期,结果所有的软件几乎都是这个周期。

不明究里,仅仅只是拿过来就使用,因为钱鼠是第一套揭示板,所以习惯后都会误以为这就是标准,实际上根本不是如此。参数的设定有其规律性与概念应用特征,例如在欧美国家采用的董事50~100~200的天数,像葛兰维八大法则采用的是200天。

那个年代,电脑化应用不普及,所以发明者都是用手算与手绘,所以难免会出现很多数据不完整,经过长周期后差异更大,尤其是无法进行数据归纳与统计,难免会挂一漏万。可惜很多使用者不明究里,也不假思索,依样画葫芦,难免最后的结果就会如此。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更需要因人因事制宜,从国人的习惯中找寻最完整的平均值体系,可以更接近国人的生态习性,例如一周有5个交易日,两周10个交易日,所以5~10天的系数是最基本的特征。采用倍数原则应用,所有应该是20~40~80~160日的参数。但因为个股的换手率滚动频率速度很快,几乎很多活泼性十足,交易频率快的个股,在20天内已经换手超过100%。

即使以市场流通盘筹码测算,也没有100%流通盘筹码会全部交易换手,一般持股超过1%以上的持股者,要申报15天后才可以卖出,所以扣掉这部份的筹码,一般市场流通大致上只有61.8%的比率而已。

当强调市场流通盘筹码,采用100%测算,已经可以认定筹码全面换手,或是经过一轮换手。此时换手率与时长天数就成为筹码判断的关键。以天汽模(002510)为例,2025年5月22日一天的换手率56.88%,十大流通盘股东持股比率21.09%,假设这部份筹码没有卖出,市场实质流通盘只有79.91%,当天换手等于实质流通盘筹码,竟然高达71.18%,当天高位成交,究竟是谁买进了这些筹码?

连续三个跳空一字板涨停,一般散户不可能追高买进,那么当天买进者一定跟创作者有关,也可能是他们找到的接盘侠,但5月23日竟然跌停,卖出者是他,买进的也是他;盈利的是自己,亏损的也是自己,有人这样操作的吗?当然没有呀!所以上周一再压低就有买盘依循10日均线低接后上扬。

喊周三五个交易日换手率达到167%,已经经过两轮的换手,介入者高买也高卖,成本垫高,如何才能获利?此时如果您洞察这个状况,是否可以见缝插针呢?是否可以从中切入参与操作呢?这个要看您对股价变动走势的理解程度啦!您说对吗?

从这一刻开始,多方将进入一次“让市场想像不到,甚或认为不可思议的反击上涨”,不为什么?只因为时间周期到了,平衡改版,任何状况的发生都可能出现,会让您想不到,也会让您觉得不可思议。

本栏要说的是,个股更会如此,例如博世科(300422)的涨停,还有这一刻海默科技(300084)的强势,再到春晖智控(300943)的强势,金明精机(300281)也会就此强势发力拔高。

看看飞天诚信、飞力达的双飞表现,再看看通裕重工与创意信息,您应该会高手到一股蠢蠢欲动的汹涌,还有永利股份、海联讯、中海达,会出现一个个个股开始反转直上,不需要其它原因,只因为从2024年9月24日运行到周二已经达到160天的关系,从今天开始,一切运行都会就此改变。这就是“变变变”的变数。

别对盘势的演变感到讶异,因为只有您想不到,没有盘面做不到。

实在没有太多时间写分析稿,就此打住,不再说了。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