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川 (
【麦氏理论】分析的基础在于均数量线及均线的趋势,其中有两个关键必须注意!一是成交量的分析,其次是价格均线结构的应用。
有关成交量的分析,市场更关注的是成交金额,但本栏会将重心放在成交手数。因为这个差别,所以【麦氏理论】将成交金额及成交手数的平均在线称为“均额线”与“均数线”,以此划分两者的不同。
成交金额的投入会因为股价抄高了,动用的资金越来越大,随着资金不断放大后超过市场负荷造成负载,没有新的资金金额投入造成资金的停滞或进退维谷,此时就会出现资金退潮现象。
资金的投入与流出本身会有市场因素存在,但最关键在于整体市场总投入的资金总量,与市场本身可以承载的资金总量,一旦达到超负荷后就会反转。通常资金的投入指的是“场外增量资金”,如何辨别属于场外资金呢?
【麦氏理论】认为:在常态情况下的自然运行演变,一般状况会有一定的规律变数,不管资金来的快或慢,都会有这个因素变化,重点是如何理解与解读。
资金从何而来?这是无法回答的问题,只能简单认定“资金逐利而来”,即有利可图资金自然就会流入,无利可图资金就会流出。市场一般称之为“风险”,但每一种资金可以承担的风险不同,很难清楚解释其中的差异。
资金的投入会因为价格涨跌产生变数,成交手数大体上总量变动不大,所以换手率才是关键,其次是筹码的轮换。分析成交量应该以成交手数为准,尤其是计算增量的平均成本,或区域量的平均成本与筹码换手率比重,这样才可以确认市场投入的基本状况,当您的成本低于市场成本,获利的机会就大增,反之降低,风险提高。
市场参与操作者在区域中的成本才是关键,一般状况下低于5%以下,介入者就会护守支撑,采取在区域成本筹码测算3~5~8%的区域范围内进行“低位低量低接待涨”,这是最好的操作策略,也是赢家的操作保障。
如果您选择强势发动上涨的初时投入,也许成本高于介入者,但介入者醉心于炒作,股价会快速发动上扬,您一样可以在短线涨势中赚到钱。但这样的操作风险几乎取决于炒作者的动作,一个不留神原来的利润就会消失,也会带来操作上的风险。
两种操作选择都有它的利弊,重点在于如何选择?例如早盘有个股友说他“追高买入了兰生股份(600826)和市北高新(600604)”.
我不知道他买的价位,在写稿11点04分时刻,市北高新还可以买在6.60~6.66元之间,这是高位买进,前面两个交易日是“一字板涨停”,周二放大量高位买进,这个操作也是合理,主要是认定还会再涨,所以买进。
必须确保周二收盘拉高,周三再涨就有利润,否则仍存在操作风险。依据趋势观察判断,这个股还是可以大肆上涨,只是无法确认究竟会采取哪一种方式一涨再涨?重点在于:强势股的涨势都是如此。
兰生股份(600826),开盘直接涨停,之后打开涨停,如果买进大致上在涨停价附近,算是高位买进。前一天是“一字板涨停”,上周五一根长红涨停,周二抢进也是合理操作。这是典型的“见高则买、见涨则追”的操作方式,所有开盘强势的个股都是如此,这个买进模式也无可厚非。
像金浦钛业(000545),直接跳空一字板涨停,到11点10分成交手数只有15.07万手,成交金额4595万,有60.6545万手封住涨停,想买都买不到,这个股还要再大涨特涨,根本不可能成交,谈也是白谈,不如关注同类型“钛业”股,应该也不错,您认为如何?
这就是操作选择的差异化应用,股市涨跌都是如此。但周二出现创业板市场独强,上证指数反而弱化。到写稿11点13分,上证指数跌幅0.93%,跌回10日均线3487点,算不算严重回测呢?本栏一再强调,当10~20日均线趋势上扬,任何回测触及10或20日均线都可以积极低位低量低接待涨,所以周二的回测下跌就是一次最好证明。
确实周二开局不利多方,很多个股都出现较大严重下跌,从趋势判断,上证指数的上涨趋势不会因为周二的回测受到影响。如果您担心下跌,表示对趋势的判断及应用有误差。只要认定趋势是上涨,任何盘中回测下跌都可以积极跟进,这就是涨势中的操作,没有其它,您认为如何?